改写后的文章:
在2025年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(SPIEF)上,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了一番引发广泛讨论的讲话。他提到:“你们知道,有一句古老的说法……这不仅仅是一句谚语,甚至不算是寓言,而是一条古老的规则:俄罗斯士兵走过的地方,便是我们的。” 接着他又说道:“我多次强调过,我个人认为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其实是同一民族——从这个角度看,整个乌克兰都是我们的!”
普京的这番话,不禁让人感叹他一贯的霸气。估计,这番言论在中文互联网上会引起一大批“普京粉”们的热烈回应,或许又会听到他们高呼“厉害了,我的京”吧?的确,谈到“拓疆扩土”这个话题,普京并不是第一次说出如此“霸道”的言辞。
比如,在一次地理知识竞赛的电视节目中,普京面对一群小学生时,曾直言不讳地说:“俄罗斯的边界没有止境。” 这个说法真的是开玩笑吗?面对俄国未来的“花骨朵们”,普京这样的表态是否透露出一些内心的“真情流露”呢?说到底,普京的这些话语并非随意发泄,背后或许蕴藏着某种深层次的国家战略意识。
展开剩余78%当然,这场俄乌冲突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,似乎还是一个外部问题,我们说得再多似乎也无太大影响。可是,作为一个和我们地理位置相近的大邻国,俄罗斯那日益显现的扩张主义和强烈的“领土欲望”不能不让我们警觉。毕竟,纵观俄罗斯的历史,正是其侵略性的本质,才铸就了这个横跨欧亚的世界最大国。
即使在苏联解体后,俄罗斯依然保持着广袤的国土面积,达到1700万多平方公里,几乎是两个中国那么大!而今天,二战结束已过去80年,全球普遍认为人类应该变得更加文明,然而这个地球上面积最大、资源最丰富的国家,似乎依旧对扩张没有任何节制。
普京执政下,俄罗斯已对多个前苏联加盟国发动了战争,这恰恰是其“言行一致”的表现。虽说我们中国目前并未直接受到威胁,但在面对这个巨大邻国的领土扩张欲望时,仍然值得我们深思。俄罗斯的这种国家思维和文化理念,究竟值得一部分人去山呼“普京万岁”吗?
例如,军事评论员宋忠平,在形容普京治下的俄国时,曾大肆夸赞:“俄罗斯的强大体现在多个方面,其中最令俄国民众感到欣慰的是,他们的国家不断扩展领土,强权即是唯一的真理。”这种言论明显与马克思主义“中国战狼”教授艾跃进所言的“真理只在大炮射程内,尊严只在剑锋之上”不谋而合。
然而,宋忠平这样的评论,不禁让人思考,作为一个中国人,难道他说出“俄开疆扩土”时,不觉得内心有一丝羞愧吗?是否已经忘记,历史上俄罗斯的扩张主义曾让中国丧失了大量的土地?在这背后,难道不隐藏着一种“跪拜强权”的心态吗?
另一位知名“俄粉”司马南,不久前因偷税被罚近千万元,他也在与俄罗斯知名媒体人连线时,毫不犹豫地说:“凡是拿历史说事,影响中俄关系的,格杀勿论!”这一言论,令人感到不寒而栗,原来为了所谓的“利益”,连同胞的利益都可以随意抛弃。
有些人或许会认为,现在俄罗斯已经不再那么强大,我们并不需要过分担忧,但事实真的如此吗?我们常说“以史为鉴,可以知兴替”,回想当年,列宁也曾承诺过归还中国被侵占的领土,但最终我们看到的是背叛。而列宁曾有一句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名言:“忘记历史,就意味着背叛。”
不久前,俄国知名学者亚历山大·杜金在其著作《地缘政治的基础:俄罗斯的地缘政治未来》中,公开主张俄罗斯应该吞并外蒙古,并将中国的东北、内蒙、新疆等地划为战略缓冲区。杜金还提到,俄罗斯可以利用归还千岛群岛为筹码,与日本结成“莫斯科-东京轴心”,以此对抗中国的崛起。杜金的学说,影响了许多俄罗斯军政界的高层,也因此,乌克兰在战争爆发后,曾试图对杜金实施“定点清除”。
杜金的这一系列言论与普京的理念不谋而合,尤其是普京所说的“俄罗斯国土没有边界”,“士兵所到之处,皆为我土”,这些思想与杜金提倡的俄罗斯民族扩张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再看冯玉军教授在其《与俄三次结盟中国损失巨大》一文中的分析,他指出,俄罗斯在85年间让中国失去了32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。冯教授总结出俄罗斯民族的“六大特征”,其中包括矛盾性、极端化、非理性等。他还特别强调,苏联时期对中国文化的极端单向交流,深刻改变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,尤其是在“极端化、二元化”思维方面的深远影响。
如今,像宋忠平、司马南、艾跃进这些人物,明显展现出“极端化、二元化”思维的痕迹,他们的观点也越来越倾向于俄国主义,极力为俄罗斯辩护。然而,这种一边倒的立场终将遭遇反噬,到那时被俄罗斯“吸血”的滋味可想而知。
当然,如果这些人在西方国家中拥有“安全避风港”,不担心任何后果,他们或许可以继续做出这些言论。然而,这种人真能称得上“爱国者”吗?他们更像是“碍国者”,甚至是“爱国贼”。
发布于:天津市永信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